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篮球新闻

从大运赛场到课堂 杨半伴的多次转变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1日 16:57|
  • 来源: 24直播网

  体育日报德国波鸿7月20日热讯(记者韦骅、张荣锋)在20日进行的莱茵-鲁尔大运会女子三人篮球项目中摘得银牌后,中国队并没有展现出沮丧的情绪,球队主教练、清华大学老师杨半伴积极地安排队员们合影留念。队伍在组建时间不长的情况下,取得佳绩,杨半伴为她的球员们感到欣慰。

  7月20日,冠军德国队(中)、亚军中国队(左)和季军美国队在颁奖仪式上合影。体育日报记者 张晨 摄

  在当天下午的半决赛中,中国队21:16淘汰美国队。晚间开打的决赛,中国队开场一度领先,但比赛中盘阶段球队连续送给对手罚球机会,目送德国队在家门口实现逆转夺冠。

  “我们之前看了德国队很多场比赛,对她们也比较了解,有国家队球员在这支队伍当中,实力很强,再加上我们是客场作战,从另一个角度说,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。”杨半伴说。

  “非常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能够组队前来参赛。球队在前期的集训中克服了种种困难。比如缺少热身赛,我们就找了几支球队在秦皇岛进行小型的邀请赛,几乎利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。虽然我们最后输了,但开心还是大于难过,这是一枚宝贵的银牌。”

  这是三人篮球第一次进入大运会赛场,对于杨半伴来说,也是一次新鲜的执教体验,习惯在五人篮球中带队的她,首次在三人篮球正式比赛中挂帅。

  7月20日,中国队球员刘贝(左)在比赛中上篮。体育日报记者 张晨 摄

  “还是挺不一样的,与五人篮球相比,三人篮球在很多细节,比如打法、规则、节奏上都不大一样,当然他们也有相通的地方,我需要慢慢学习。”

  杨半伴需要适应的变化并不仅仅在篮球场上。从一名数次赢得中国女子篮球联赛(WCBA)总冠军的明星球员,到如今在清华大学任职,除了身份的转变,她还需要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,切换教学方法。

  “职业队和学校的环境是不一样的,以前我在职业队只要把训练做好,把比赛打好。但是在校园里,我不仅仅教学生打球,还要考虑他们的学业等各个方面,非常多元。”

  2010年3月11日,杨半伴(右)在比赛中进攻。体育日报记者 李钢 摄

  “职业球员和学生球员也是不一样的。我现在既要带学校高水平运动队,也要带普通学生的篮球课,相当于做两份工作。对于普通学生而言,我们体育老师的教学目标,首先是要教会他们篮球技能,然后按照‘无体育、不清华’的理念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,最后也要通过体育课来锻炼意志品质。”她说。

  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,一名优秀教练的价值不言而喻。如今,越来越多像杨半伴这样的冠军球员,走进校园、投身基层育人一线。来到清华大学四年,杨半伴坦言除了教书育人,沉浸在校园氛围中,自己也收获了成长。

  “我非常感激能有这样的机遇来到清华大学,这四年我从起步到后来拿冠军,中间经历了不少挑战,也丰富了人生阅历。”杨半伴说。

本文标签: 体育  大运会  

上一篇: “波鸿世纪厅”

下一篇: 返回列表